——听特级教师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的报告有感
六月四日,我有幸在阜新市工人文化宫聆听了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执教的观摩课《大脚丫跳芭蕾》,以及《做一个精神上气象万千的老师》的精彩报告,真是受益匪浅。
课一开始,窦老师没有用过多的语言导入,仅仅是请孩子们观察书的封面,大胆地猜测“这是一个关于( )的故事”。接着就请孩子们带着自己的猜测,一起去“发现”。整堂课师生紧紧围绕着“我发现……”“我还发现……”展开话题,展开想象。孩子们在反复地发现中,去感悟绘本,感悟主人公的情感变化,进而感悟人生。其实,这个故事很简单,我们的周围甚至是我们自身也发生过这样的故事,窦老师希望的是孩子们最后能从这个故事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从而和这个故事产生共鸣,坚持,其实,梦想就是这样的坚持。在短短两节课的时间里,她令所有孩子的心都聚集在了一起,孩子们是从内心爱上阅读,而不是为了读而读。这些,自然离不开窦老师在课堂上适时的引导。
教师要引导学生把书读好。阅读经典,可以改变人生。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把“书”读好,而不是把“字”读好、把“词”读好。窦老师的整堂课都没有离开“我发现……”,学生在阅读中发现人物本身,发现人物心情,发现图片中的细节,发现画面的色彩,发现许许多多属于自己的发现。然而发现并没有停止,窦老师在课堂上适时地引导学生读好一本书,潜移默化地培养着学生的“读书”能力,提高其语文素养。她在指导学生时不是面面俱到,不是指挥学生,而是以学生为中心,在学生的思维中见缝插针,在学生的回答上的锦上添花,在学生无助时的雪中送炭,适时的点拨与指导,使学生在愉快中接受老师的教诲。
教师要有激情与真情。如果说激情是课堂的血肉,思想是课堂的风骨,那么骨肉相连构成的恰恰就是窦老师课堂的教学特色,也是她的教学风格。窦老师的言语间透着亲切与幽默,学生在与她的交流中,原本还因为台下那么多老师而紧张的心也自然而然地放了下来。在与学生的互动中,不管是诙谐幽默的对话还是千奇百怪的舞蹈表演,她都比学生更放得开。其实,我想,在窦老师那富有激情的教学背后蕴含的是她对学生的真情。
窦老师讲课的声音,她的投入,她的朗读,她的如何调动学生的情绪。总之一切的一切让我受益匪浅。让我很是激动。课后窦老师给我们作了报告。“儿童站在课堂的正中央”,这是窦老师在报告中经常强调的,她说,不同的课堂有不同的素养,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学科素养,不同的课就应讲出不同的味道,但无论什么课,学生永远站在课堂的正中央,只有以学生为中心,才能事半功倍。
窦老师认为,作为教师相对于学生而言,是知识的播种者、智慧的促生者、心灵的塑造者、道德的引领者。我们如果不坚持读书、学习,那凭借的是什么呢?就凭自己仅有的知识经验?那这些水是活水吗?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水也会慢慢干枯的.没有好书的不断滋润,很快就面临“捉襟见肘”的困境.只有读书,才能一手抓着教学,一手抓着学生;只有读书,才有底气站在讲台上,让我们的课堂有更令人叫绝的教育机智.
“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窦老师以他的丰厚的知识底蕴,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她就像一个巨大的“磁场”,他走到哪里,吸引力随之转移到哪里。那真是,引经据典,活学活用,给学生以充实的知识和心灵的震撼。我们应该向窦老师学习,学习她在课堂上的见缝插针,学习她在学生的精彩回答上的锦上添花,学习她在学生迫切探究中的雪中送炭,从而使学生获取信息、丰富知识、激发灵感,储备谈资。
人生是充满机遇的,但机遇永远不会垂青于那些毫无准备的人,更不会垂青那些有了机遇不会冲上去的人。机遇与挑战并存,正所谓天道酬勤。窦老师主张,我们应该扎根自己学校这块土壤,形成自己成长的机遇,先把自己发展起来,机遇就会自然而然来到我们的身边。一个人只要态度是积极的,思路决定出路,定位决定地位。所以给自己准确定位,理好思路,明确目标,加快脚步,脚踏实地,努力奋斗,整个世界都会为我们让路。窦老师这样告诉我们,她也是这样做的。今天,当我们看到已到不惑之年的窦老师所拥有的让众人羡慕的光环,我们可以想到她在累累硕果后面所经历的艰辛,在没有鲜花和掌声的日子里,她也是一步一步地、扎扎实实的走过来的。从这个角度说,窦桂梅老师确实很像傲雪的梅花,不畏严冬,凌寒开放。
总之,窦老师的课及报告让我感受到窦老师的创新和才华、成功和魅力,也让我吸收了很多教育教学方面的营养,更让我真正领悟到“梅花香自苦寒来”的真谛。
窦老师以她的“学生站在课堂的正中央”的思想,关注学生,关爱学生,教育学生。如今回顾起来,我的脑海里还是会浮现出窦老师在课堂上露着灿烂的笑容,对学生们竖起大拇指的样子。这也鞭策着我们对自己的学生多一些灿烂的笑容,用自己的学识,用那份仁爱之心来成为学生们的审美对象,真正实现“学生站在课堂的正中央”---“学生站在学校的正中央”。
编者按:窦桂梅,女,1967年4月出生于吉林省蛟河县,语文特级教师,北京清华大学附小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全国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国家九五重点课题语文教材编写组编委。获吉林省首届教改成果评比小学唯一一等奖。从1994年开始搞“语文教学民族化与现代化研究”1995、1997两次参加国家级教学比赛均获一等奖。先后出版《为生命奠基》《我们一起成长》《窦桂梅阅读教学精品录》《爱与爱的交流——窦桂梅学生作文选》等专著,主编或参编著作7本,发表文章近百篇。先后获五四青年奖章、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被评为全国中小学中青年“十杰教师”提名奖,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标兵。1998年作为部分科教界优秀代表之一,受党中央国务院之邀,赴京得到江泽民、朱镕基等7位政治局常委的亲切接见。2001年作为教育部更新教育观念讲师团成员,在人民大会堂做专题报告。1986年从吉林师范学校毕业后,来到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任教。1998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1999年成为省首届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并获省首届基础教育教改成果一等奖;2000年被评为省三八红旗手标兵。
编辑:王佳波